通讯员 邱月 文/图
秦文洲(右一)在教大家唱《轿夫号子》
一头早已泛白的头发,一副干净透亮的老花镜,一件略显陈旧的白衬衣,一双简朴的土家布鞋,细小的眼睛充满了慈祥、睿智,他就算站在那里不说话,他那浑身浓浓的文化气息也能让你第一眼认出。他便是悦崃镇人人都会尊称一声“秦老师”的“重庆好人”秦文洲。
秦文洲今年已72岁,1957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悦崃小学、悦崃中学和县委党校任教。2000年,他从县委党校退休后,并没有闲下来安享晚年,而是怀着对党的感恩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回到悦崃镇,为家乡发展出力。
悦崃镇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但一直缺少一本镇志。秦文洲知晓此事后便一直把这件事记在了心上,退休回到家乡之后便开始主笔撰写镇志。乡镇志是记述一乡一镇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诸方面的综合性著述书,内容复杂、广泛。为顺利完成镇志的编纂工作,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全面性,秦文洲用了大量的时间查阅各类史书和各专业志书、走访调查寻根问底考证、翻阅档案资料等。然后再精心收集、筛选、整理、归类、组合,最终在2004年底完成了悦崃镇自己的志书——《悦崃镇志》。
在随后的时间,为了弘扬和传承家乡浓厚的土司文化,他又先后主笔撰写并出版了《近者悦,远者来》和《秦良玉军事思想初探》。
秦文洲是闲不住的人,完成了几本书的撰写,他又开始关心起老人来。看到农村大量的空巢老人的那种孤独、寂寞,他感同身受。
为了给予老人们一定的精神慰藉,让他们可以过一个温暖的晚年,2005年,秦文洲动员家乡的退休干部组建了悦崃镇老年人协会,还在4个村组建了老年人活动指导站。他除了经常组织老年人开展文体活动、交流谈心外,还要为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四处奔波,并时常派威望高的老干部主动上门调解家庭矛盾。 在他的帮助下,悦崃镇的老人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我现在比原来过得开心多了,因为我们老年人可以经常一起搞活动、一起聊天,大家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有困难大家互相帮忙,这样的感觉很温暖。”留守老人杨大爷说。
在秦文洲看来,辣椒产业是家乡的一个优势。于是,他主动找到当时在市商委任职的弟弟秦文武,要求他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秦文武带领的几家餐饮企业负责人实地考察后,都不愿意到该镇投资建厂。后来,秦文武调至重庆渝惠集团任职,秦文洲趁其回家探望母亲之际,邀约其实地查看,争取到该集团1500多万元的投资,在家乡的悦来村石坪组建起占地24.7亩的喜悦来食品厂,生产主要以当地辣椒为原料的调味品,解决了20余名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年产值达400余万元。
秦文洲发现深厚的土家土司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家乡发展的另一个优势。于是,他建议该镇党委政府发展旅游产业。他动员秦文武找地产商到悦崃投资,打造了枫香坪民俗文化风景区。2008年,他又动员儿子秦定波为悦崃旅游产业发展贡献力量。秦定波说服了巴南区花溪镇的几位村支书对口支援悦崃镇10万元,修建了枫香坪到枫香峡的人行便道。
2012年,秦文洲请人制作花轿,组建起花轿队,为悦崃镇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
2013年,秦文洲组队打造土家菜肴“九重楼宴”,并向县旅游局、县卫生局申请纳入当年的“黄水旅游消夏节”美食街,开展宣传营销活动,成为土家饮食文化宣传的新载体 。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那颗热爱家乡、敬业奉献的心却一如既往地年轻并富有活力。
“我爱我的家乡,我为自己的家乡做一点微不足道的努力,是一名党员应做的分内之事。”对家乡做出这么多贡献的他,都轻描淡写地总结了他所做的一切。
我是一名党员,就该尽到党员的职责。退休后,我终于有更多的时间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这是我余生的志向。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 ——秦文洲
(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