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8月30日6时讯(记者 李袅)一座城市的旧城改造,似乎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但80后海归建筑师齐帆并不这样认为。从重庆到美国深造,再从香港大学回到家乡,眼界越来越开阔的他想让重庆的旧城更新达到国际化的水平。而他用的方式更令人惊叹,山城的城市改造竟然成为哈佛大学的年度学术课题。
转变:放弃港大工作 回到山城专注旧城更新
在渝北一栋商务写字楼里,分布着不少初期创业的工作室,齐帆的几里建筑事务所就是其中一个。没有经过修饰的墙面,房间里简单摆放着电脑和桌椅,所有的布局都不难看出主人并不打算在这里长呆。
“工作室年底就要搬到李子坝去了,那里有格局更大的办公室和用于学术交流的专用区域。”说到未来,齐帆眼里在闪烁,才回到重庆一年多的他,坦言自己做了一个最正确的选择。
今年30岁的齐帆是土生土长的渝中人,高中毕业保送浙江大学建筑专业,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硕士,毕业后在香港大学任学科导师,一条令无数人艳羡的人生之路,他却并不满足。
“建筑不是偏研究性的行业,而是重实践性的学科,在理论体系里呆久了其实更希望有机会去实践。”齐帆说,在学校里想到自己未来一眼望穿的人生,多少有些压抑。
这时,学院要挑选一些城市高校进行学术交流。齐帆说,当他提起重庆才发现身边学术圈的同行对这座城市并不了解,“那次港大来到重庆,走访了重大和川美,他们的评价是重庆这座城市值得一去。”
回到家乡的齐帆穿梭在既熟悉又陌生的大街小巷,感受着城市变化,经过几个晚上的辗转反侧,他决定回到重庆重新开始,“我研究的方向就是旧城改造,这个版块在重庆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然情怀也是一个因素,这里毕竟是我最熟悉和有感情的地方,而父母不反对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
牵线:无心插柳 山城成哈佛设计院热门研究课题
从创立建筑事务所,最初承接一些小的建筑设计项目,到目前参与到鹅岭片区改造项目的设计,一年多的时间,这个只有6个人的团队在业界崭露头角。
“做旧城改造需要有国际高端的维度,否则就是一直在模仿。国外的智慧加上学术的体系,融合到本地的落地,重庆的旧城改造才能有更多的思路和方法。”一心想要突破旧城改造传统模式的齐帆没有想到机遇就这么不期而遇了。
去年3月,在一次课题调研中,哈佛大学建筑设计领域知名教授胡安·布斯克茨偶然提到想要考虑第二年的课题城市。
“重庆是一个很有张力的城市,值得一去。”齐帆提议。
胡安教授当场表示很有兴趣。
原本以为教授只是礼貌回应,而此前哈佛大学年度学术课题还未落户过中国内陆城市,齐帆心里并没对此行抱太多希望,“直到去年6月,胡安教授的助理向我透露课题城市基本敲定在广州和迈阿密两个城市中选择其一,询问重庆对这一课题是否感兴趣,我才意识到机会来了。”
齐帆准备了大量的重庆城市图片和资料,轨道交通穿过李子坝,层层叠叠的马路,依山而建的楼宇……这些立体展现重庆的图片统统出现在教授眼前。
“哈佛最终敲定来重庆,正是因为城市本身独特的魅力。”齐帆坦言,没有想到的是,在18个备选世界级城市中,70多个哈佛学生选择到重庆调研,热门程度排在第二,“大家把目光投向重庆这个中国的西部城市,对它充满了好奇。”
尝试:建筑并不高冷 把学术活动开放给市民
在许多人眼里,建筑给人高冷的感觉,学术活动更是少数人参与的课题,但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到重庆的这次实地考察和讲座却是面向市民开放,这一做法正是齐帆的一次尝试。
2月底的一个晚上,重庆天地小剧场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走进剧场早已是座无虚席,还在陆续入场的观众只好坐在剧场内的阶梯上。
“这是哈佛大学重庆研究讲座规模最大的一场,哈佛学生用浅显的话来讲述在重庆实地考察的成果。通过论坛征集观众时就有600多人报名,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完全超乎了我的想象。”回想起当时的场景,齐帆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有这么多人在关注着跟自己息息相关的城市,对于城市设计研究专业的我们来说,特别兴奋。”
在几场落地活动举办之前,齐帆身边朋友劝他,事务所刚刚成立,专心做设计就好,把学术活动开放给市民的做法并不务实,但终究拗不过齐帆的坚持,“以前总听人说我觉得这个建筑不好看,但他们也说不上来到底哪里不好。建筑的试错性很低,做难看了就一直放在那里。如果类似活动能吸引市民参与,他们会提出更好的审美需求,设计水平提升以后,建筑也就越来越好看了。”
一边忙手上的设计,一边推进学术交流,哈佛这场活动更加坚定了齐帆想让建筑接地气的想法,“哈佛希望明年再来一趟重庆,他们的研究成果也会在鹅岭片区改造的项目上实现落地。”
态度:钟情徒步旅行 穿越街区探寻不同的商业模式
对于设计齐帆有自己的一套标准,除了建筑空间的考量,他一直看重更加综合的眼界。
“之前有一个面包店来找我做设计,按照他们的想法是要超越同城的另一家店。我跟他说空间和商业模式是互动的,参照物的标准应该更高,比如哪一种面包陈列的方式更容易吸引顾客。”而这些新颖的空间模式除了在国际上的改造案例中看到,齐帆更喜欢用徒步旅行穿越城市的方式去亲身体会。
去年,齐帆就去了5次日本,而每一次都是带着商业考察和寻找设计灵感等工作目的。有一次,原本打算随处逛逛,他却从筑地市场走到银座,穿过繁华的表参道,来到涩谷,再走到代官山茑屋书店……在东京十多个小时的徒步让他感受到不同的商业氛围。
用齐帆的话讲,坐车太快,徒步可以丈量一座城市的尺度,很多商业设计的第一手体验旅游书上没有,只能靠徒步去发现这些新奇。
这些年,齐帆去了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意大利……国外高水平的旧城改造项目让他对重庆的旧城改造也有一套见解,“成功的旧城更新不应该是高冷的,它要跟这个时代的价值观相吻合,不能只是给建筑穿上一层漂亮的皮。”
在齐帆的电脑里,存储着大大小小他所设计的建筑效果图,无论是小的门店还是大的街区,都给人开阔的视觉印象。他说,商业空间也要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开放的空间是一种趋势。未来,设计师需要想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