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报告文学《藏地心迹》,现在即将拍成..
  •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巴渝传真 区县频道 基层风采 焦点报道 形象舞台 在线阅读 党建平台 新书展示 成渝双城 景点推荐 重庆纪实 藏地心迹 便民工具 法制在线 文学书院 旅游生活 校园天地 企业经营 乡镇频道 中医与科学 巴渝交通 文明风尚 广告发布 妇女生活
    巴渝慈善  

    机构改革,“减”与“并”之后的期待

    来源:凤凰新闻 发布时间: 2018/3/15

            原标题:机构改革,“减”与“并”之后的期待

            本报首席评论员 朱珉迕

            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力度,超过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任何一次,当然也超出公众预期。这两天,人代会对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审议中,不少代表对其“力度之大、触及利益之深、重构性之强”,都用上了“前所未有”这样的词。

           按照方案,国务院机构改革完成后,将减掉8个正部级机构、7个副部级机构,这样大规模的“瘦身”甫一公开,就受到舆论广泛关注。但“前所未有”的不仅仅是机构精简和体系重构,更有后续挑战。在“减”与“并”之后,新的机构体系如何顺畅运作,实现初衷,恐怕是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这一轮机构改革的初衷之一,是为了改变过去多部门职能重叠造成相互牵扯和资源浪费,从而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在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各领域改革需要在深层次破冰的时代,行政效能的提升显得更为可贵,而“九龙治水”式机制造成的效能损耗,越来越显现出负面影响。也正因此,本轮机构改革秉持“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基调,大刀阔斧挥向过去职责交叉、权力分散的格局。

           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这样的调整无疑将从制度上压缩推诿、扯皮乃至部门间“内耗”的空间。但真正实现改革的初衷,除了框架性的制度设计,还需要细化的配套措施,以及更重要的落地实施。一项好的制度只有通过好的落地,才能最大程度合乎初衷、体现价值。在这个意义上,机构改革方案获得通过的那一刻,才是真正的考验开始。

            国务院机构调整后,地方各级政府也将相应进行调整变动,预期在年内基本完成。无论身在何种领域,经历了大调整后的政府,都需要理顺至少三种关系。

           最直接的,当然是机构内部的关系――机构调整不仅是管理职能的重新划分,更意味着对人、财、物等重新划拨,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因素,往往对改革有着极其敏感的牵动作用。机构精简,必然意味着人员精简,过去常见的“因人设岗”现象能否尽可能革除,也是机构改革的看点之一。而能否及时理顺内部的协调关系,尤其是人的平稳过渡,实现“心平气顺”,将直接影响改革的成效。

            第二层,是机构间的关系――从历史的长周期看,机构改革是个不断调整、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本轮调整创下了“历史纪录”,却也不意味着改革就此到了终点。就“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而言,“原则上”这三个字,意味着特殊情况下仍可能出现职能交叉。何况,许多事本身就不可能仅由一个部门单打独斗完成。此时,机构间协同的意义就更为凸显。

           很长时间里,横向协同不力,一直是阻碍政府效能提升的“老大难”,其背后既有部门利益盘亘,亦有观念和制度供给层面的短板。在新一轮机构改革大致厘清机构职能边界、最大程度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之后,下一步尤需防止产生新的“藩篱”,这无疑需要进一步的制度约束。而在大数据时代,部门间数据是否能够开放、共享、贯通运用,将直接决定政府行政能力和效能――显然,这也是检验协同能力的试金石。

            理顺这些关系,对改革落地的水平是很大的考验。改革的另一层目的,是通过政府机构的优化,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是全面深化改革所需要处理好的一对极其重要的关系。

            高行政效率,意味着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市场活力的加法”,这在近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被反复强调。而机构撤并也好、“大部制”也好,终究是为了用一个“小而精”的有为政府,来促进市场的健康发育,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不是重塑一个“大政府”。

            将行政资源从事前审批,转移到事中、事后监管上来,是本轮机构改革呈现的重要导向,其指向的也正是政府与市场间的“加减法”――对接下来的各级政府机构改革而言,这一条堪比“初心”的原则,需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而执行是否不折不扣、是否诠释初心,仍需要更进一步、更为细致的制度保障。(凤凰新闻)

    形象舞台 更多>>
    法制在线 更多>>
    友情链接  
     重庆报道   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城口县人民政府网   丰都新闻网   开县之窗   中国奉节网   云阳网   中国彭水网   忠县忠州新闻网   武隆网   潼南网   重庆綦江网   璧山网   铜梁网   大渡口网   涪陵网   http://www.qianjiang.gov.cn/   北碚新闻网   九龙坡网   巴南网   南岸网   江津网   三峡传媒网   华龙网   印象重庆网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花卉园东路半山花园;咨询电话:17723153467;邮箱:18286073633@163.com    新渝网运营中心

    特别声明:本网站部分文字和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或补救。 

    建议用1440*900分辨率 ICP备案号:渝ICP备14005817号 商标注册号:45958559 后台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