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报告文学《藏地心迹》,现在即将拍成..
  •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巴渝传真 区县频道 基层风采 焦点报道 形象舞台 在线阅读 党建平台 新书展示 成渝双城 景点推荐 重庆纪实 藏地心迹 便民工具 法制在线 文学书院 旅游生活 校园天地 企业经营 乡镇频道 中医与科学 巴渝交通 文明风尚 广告发布 妇女生活
    形象舞台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来源:本站 报告文学 发布时间: 2019/1/2

           

          2018年9月20,无论怎么说都是个极其普通的日子。在龙驹镇宏福村,若不是清晨烧起从没见过那么绚丽的朝霞,一切也都没有什么特别。平天黑木耳专业合作社社长马书田看过这接地连天水灵璀璨的朝霞,对正在培养工棚装青扛木耳菌袋的村民说:“耶!农谚说‘早晨烧霞,等到烧茶’。这霞兆未必是告诉我们马上要下雨了吗?”

          一位老爷子接话说:“看朝霞这么飘亮,兴许不是雨兆,多半是什么瑞吉之兆。”

           “借你吉言!我们就来验证一下看有什么瑞吉之兆降临下来。”马书田笑哈哈地打趣说。

          话音落下,谁也没把降瑞吉之兆的事放在心上。碎木的机器轰轰作响,装袋的民工手脚麻利,种菌苗的技工聚精会神。一切按部就班,秩序井然。要不是照厂棚的阿黄焦躁不安地吠叫起来,大家还不得向门外注望出去,也还不知道打起豆大的雨点来。

          “嘿!真是要下雨了。这古人传下来的农谚真准,屁大个功夫就开始应验了。”马书田像把握了先见之明似的对大家说。

          可是,大家万万没想到大滴雨点过后,猛地就落起暴雨来。

          这暴雨垂直而降,像珠帘飞瀑,无风无雷中,直闷头闷脑“哗哗”向地上淌。势如倾盆中,若想取伞出门,千钧之力地倾泼,可不是几根伞骨子支撑得起的。

          唉!这雨真大。未必要把天落塌下来!就在大家停下手中活惊叹这从未遇见的大暴雨时,只见厂棚前的小河河水陡长。万马奔腾般的汹涌,带着呼啸,卷着泥石和大树,横冲直撞铺天盖地而来。骤然之间,洪水翻过堤坎,冲进厂棚,漫过菌床。十万只黑木耳菌棒,倏地淹没水中,完完全全地就损失了。

          撤向地势高处的村民谁也不敢前去抢救,这不仅无效,弄不好还会搭上性命。当此之时,只听“哇”的一声就有人哭起来。这是谁呢?就是被淋成落汤鸡似的马书田爱人程小健。

          看到程小健哭起来,50多位做工的村民傻眼了。心想遭受这么大的损失,马书田会不会撤资?会不会还要坚持下去?若他就此打退堂鼓,村民在村里脚不出户能打工的收入就没有了,让他带领村民致富的希望也行将破灭。那个曾吐“做给村民看、引导村民干、带领村民变”的豪言壮语亦如山风吹过,半点不留痕迹。那个走出山外的创业致富能人,将告别这个穷山村,揣着受伤的心,捂住受伤的痛,再也不顾贫困的父老乡亲,毅然决然到大城市去过不经风霜雨雪和不担半分风险的幸福生活了。想到这些,面对不可改变的地域生态环境和尚在刀耕火种中挣扎的现实生存状况,大家不仅为马书田遭受的损失,也为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和难以改变的贫苦命运,一同跟着程小健哭了起来。

          马书田摸去头上的雨水,一眼就读懂了大家的心思。面对自己的乡土,就像面对自己的父母,长大的子女必须尽到孝敬义务,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将始志不移,初心不改。面对父老乡亲,就像面对自己的亲人,自己富了起来,难道还忍心看到他们苦苦在贫困线上挣扎?在艰辛路上跋涉?虽然今天突降天灾损失惨重,不会因为遭受了这个损失自己就趴下来。就逃之夭夭置父老乡亲于不顾。

          马书田紧咬牙关,脸上露出坚毅的神情,决定要向村民传递出坚强的信号。如用歌中唱过的一句话来表达,那就是——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这真是一个坚强的汉子啊!真是宏福村这方水土养育出的好娃子啊!于是,二十年前从这里走出去的名不见经传的娃子的身影,又活生生地浮现在村民的眼前。

          那是在1998年,高中毕业的马书田像村头其他外出打工仔一样,提着装有衣物的蛇皮口袋,转过山弯,跨过小河,就去到龙驹镇挤上北上的客车,选择了与南下打工仔相反的方向,去到山西太原中石化打起人生的第一份工来。他勇于吃苦,诚实厚道,很快就崭露头角,成为一同打工人群中最可信赖的人。同时还获得领导的赏识与认可。不多长时间,勤于动脑的马书田就拉起队伍,在中石化当起了小包工头。由于诚信吃苦,承包工程由小到大,很快就淘到第一桶金。为了带领跟随自己的工友一起做成事、做好事、做大事,他便成立了重庆永强钻探有限公司,以承包中石化及石油系统的勘探工程项目,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通过十多年的经营,现已成为资产上千万的实力企业家。为此,马书田成了宏福村乃至龙驹镇最具影响的人物 。家乡为之骄傲,村民为之赞赏。

          2015年,党中央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全面建成小社会目标。村支两委向宏福村走出去的能人马书田发出邀请信,盼他成功不忘乡土,致富不忘故人,能回到村里来带领乡亲们共同发展,抱团致富。在浓浓乡情的召感下,唤醒了马书田怀揣心头的浓浓乡愁。

          2016年春花烂漫的时节,马书田衣锦还乡了。走进村服务中心,村支书成伟满腔热情接待了他。昔为小村民,今为座上宾。二十年前走出去的山娃子,顿时就生出不比寻常的成就感来。刹时间,个人身份的重大改变,飘飘然地就觉得是多么的超凡脱俗,几乎就要同这里的根脱离了,几乎就要把本忘记了。可是,在做出正襟模样听取村支书介绍中,当得知自己的宏福村还处在深度贫困之中时,突然像有一盆冷水向他膨胀的心猛浇过来。当得知全村尚有174个贫困户,520人没脱贫,并且是全镇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最多的一个村时,马书田眼中忍不住含满泪水。他想象出父老乡亲肩挑背磨的臂膀、想象出披星戴月的身影、想象出裂缝漏壁的房屋,还有在房屋中衣衫单薄冻得瑟瑟发抖的留守老人和孩子。马书田心如刀割,顿时所有个人成功的骄傲和衣锦还乡的自豪,全都荡然无存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村里要致富,作为村里的村民更要挑起担子。何况在村民眼中是率先闯荡成功和腰缠万贯的致富能人。

          马书田没把原先准备的得意成功经历,向村支两委干部像预先设计的那样去滔滔不绝演讲一通,一是收获赞扬。二是彰显自己的价值。可是,此时此刻,他完全没底气再讲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人无论多么成功,无论多么富有,面对尚还贫瘠的故土和还没有全部脱贫的父老乡亲,难道可以把成功和富有拿回去当作炫耀的资本吗?不仅不能,更还不敢,马书田心头突然是这么透彻认识的。

          他在村干部带领下到村里进行考察,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道水。只是认识的人都比过去老多了。要不是偶然见着一两个留守小孩,他一定觉得村子也随沧桑的老人老去了。每每遇上父老乡亲对他赞赏有加,并为村里出了这么一位能人羡慕不已时。他心头就像一下下在遭受剜割,生生撕痛中,半点就没感到喜不自胜。突然似有良心发现,认为这次回来就得为父老乡亲做些事,同时感到带领他们脱贫致富,是自己不可推御的职责。还应切实把先富带后富,然后达到共同致富的目标要求落到实处。经认真调研,他最后决定在村上借用丰富的青扛木资源,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青扛黑木耳,以解决村民不出门务工难、在家种地增收难,产业空心化致富难的客观深层次问题。在得到镇村确认支持这个发展项目后,马书田的平天黑木耳专业合作社就此诞生了,并很快进入到具体实施的过程中。

          发展青扛黑木耳,在村里谁也没有先行先试过,成不成功谁也不敢作保证。首先是向其流转土地做菌床的村民担心了。规模一下达70亩,并且每亩高价给出500元,每年一次性支出就达3.5万元。这在贫困的村民眼中,可不是个小数目。其次是全年用工让家人担心了。平均每天用工在6070个之间,这些民工不光是固定吸纳的10多个贫困户家中的20多名贫困人员,也容纳了本村留守、以及附近丛木和灯台村的劳动力。按每个工50元算,见天就得支付工资3000多元。全年就得开支150余万。尚若出现个什么闪失,所挣的血汗钱不就打水漂了么。更让家人没相到的是,为打消村民出工恐结不到钱的顾虑,马书田建立了每天按时计发工资制度。他说亦如家人担心的那样,万一出现闪失意外,也不能让村民受损失。再次让镇村领导担心的是,合作社建1200平方米现代化标准厂棚、添置锅炉等机器设备和硬化道路平整基础设施,一次性投入就达200多万元。这钱虽然马书田决定从勘探公司转入,尽管他是大老板,若对完全陌生的产业投资失败,镇村两级还能把在外发展的成功人士牵引得回来?没有企业和项目的带动,要让贫困村民按时脱贫致富的担子何止千斤万斤重。特别是920日遭受到天灾损失,突然间的意外,会不会把马书田击垮?龙驹镇书记张凤政忧心忡忡来到黑木耳专业合作社了解情况,关切中见马书田焕发出振作自救再图发展的精神时,悬着的心也才放下来。

          转眼3个多朋时间过去,1211日,村主任祝小兵同驻镇干部一同去到黑木耳基地的时候,培育成功的菌棒达30多万袋。损失的10万袋菌棒,10多个村民正在剥倒木渣。堆积如山中,就想知道对这些废弃垃圾作何处理。马书田说这些被水淹过的菌棒木渣可不得乱处理,他已向有关专家咨询,决定引进技术,不光是这些损失堆码的木渣,而是后续所有结完木耳的棒渣,都将进行无公害生态化处理,做成有机肥销售出去,完全就变废为宝了。谁会想得到,上帝虽然向马书田的黑木耳专业合作社开玩笑关过一次门,确又让聪明开窍的马书田看到另外打开的一扇窗。

          面对马书田的坦然乐观,谁还会去对这个经受住自然灾害考验的黑木耳专业合作社产生怀疑呢?是不能产生怀疑的。眼下黑木耳长势喜人,预计年末,马书田的黑木耳产量可达10余万斤,实现产值300余万元。明年将大获丰收,年产量可达30余万斤,实现产值有望突破900余万元。

          对此,见到成效的马书田扎根乡土实干增收的信心大增,他正规划拟在生态蔬菜、高等环保药材及观光农业发展上做文章。未来的三到五年内,他想在生他养他的土地上,让生态农业有看的,让自己投入有赚的,让父老乡亲兜里有揣的。

          瑞雪纷纷,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 重庆市农行驻龙驹镇扶贫队员  张 奎撰文 ) 


                                          

                                           

     

    形象舞台 更多>>
    法制在线 更多>>
    友情链接  
     重庆报道   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城口县人民政府网   丰都新闻网   开县之窗   中国奉节网   云阳网   中国彭水网   忠县忠州新闻网   武隆网   潼南网   重庆綦江网   璧山网   铜梁网   大渡口网   涪陵网   http://www.qianjiang.gov.cn/   北碚新闻网   九龙坡网   巴南网   南岸网   江津网   三峡传媒网   华龙网   印象重庆网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花卉园东路半山花园;咨询电话:17723153467;邮箱:18286073633@163.com    新渝网运营中心

    特别声明:本网站部分文字和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或补救。 

    建议用1440*900分辨率 ICP备案号:渝ICP备14005817号 商标注册号:45958559 后台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