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报告文学《藏地心迹》,现在即将拍成..
  •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巴渝传真 区县频道 基层风采 焦点报道 形象舞台 在线阅读 党建平台 新书展示 成渝双城 景点推荐 重庆纪实 藏地心迹 便民工具 法制在线 文学书院 旅游生活 校园天地 企业经营 乡镇频道 中医与科学 巴渝交通 文明风尚 广告发布 妇女生活
    文化生活  

    谢子清‖盐自明通来

    来源:本站 谢子清/文 刘 晓/编辑 叶 梓/审核 发布时间: 2022/6/21

    “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这是《说文解字》中关于“盐”的记述。

    盐,本意为“在器皿中煮卤”,号称“百味之祖”。

    它是我们生活中断然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据科学统计,一个人每天需要食用6克左右盐,才能保持心脏的正常活动,维持日常的渗透压及体内酸碱平衡。

    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西南乡村,日子的清苦自不待言。很多时候,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真的,刚刚历经“土地下户”的我们,可以说家徒四壁。好在父母勤劳,整日劳碌在地里,除了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一家人温饱难题之外,还依靠双手、双肩垒出四间平房,虽是泥坯子墙根,总算能够遮风挡雨,家的温暖一点点生长起来。

    就算生活再怎么凑合将就,盐总是少不了的。

    那时的盐,一大包一大包的,总有两三斤。每次从街上买回来,母亲就小心翼翼地剪开封口,倒在一个敞口透明的玻璃瓶中,然后严严实实地合上盖子,放到橱柜的高处去。她生怕调皮的我们碰着,若是一不小心拿翻倾倒,肯定是要藤条及身,挨一顿好打的。

    眼见着母亲如此金贵地呵护,年幼的我好奇地问道:“那是什么?从哪里买的?”

    她耐着性子应我:“是盐巴,明通产的。”

    直到长到好几岁,我才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叫鸡鸣,是一个小乡,由明通区管辖着。第一次听到“明通”,感觉是飘忽而悠远的,仿佛要走到很远的远方,但那里产盐,就隐隐约约勾起我一探究竟的兴趣来。

    鸡鸣是不产盐的,鸡鸣只产茶。我无法想象那是怎样一幅兴盛、繁茂的场景。亲眼见过制茶,炭火上架着锅,滴翠鲜嫩的茶叶,由着工人灵巧的手快速翻动,在锅里轻盈地跳着舞蹈,渐渐就敛芽卷叶,变得干燥焦脆了。制盐与制茶,兴许也是异曲同工呢?

    在山村里,盐是必备的。但也常常由于劳作繁忙,眼瞅着盛盐的罐子见底,而来不及补充,直到炒菜烧汤之时,勺子再也舀不出来,方才发觉。

    “糟了,盐吃完了!”这时,父母往往会支使孩子出门,到隔壁邻居家借一点以作急用。可惜大家的储备都有限,想借一包半袋是不可能的,通常只是几勺或一勺,隔几日依旧用勺子还回来。

    那些盐,也在无形中串联起了整个乡村,融洽着彼此的感情。

           

               明通古盐井

    第一次去明通,是在小学即将毕业时。

    大我四岁的二姐正读初三,因课业繁重,学校有放月假的规定。平常周末照样上课学习,只在每个月末放假休息两天。

    她生病了,托人给家里带回口信来。父亲早出晚归于街上的建筑工地,而此时地里又正抢收,母亲也脱不开身。几经商榷,去镇上探望二姐的任务,就落到了我头上。

    头天夜里,母亲从房檐上割下一小块腊肉,和着酸菜炒好,盛在瓶子里,加上一袋豆奶粉,一股脑儿放进我的书包。最后给我五十块钱,带去看望二姐。

    车在泥坑坝停定,正逢下课,我轻易找到二姐。见到我,她异常热情,赶紧替我拎书包,嘘寒问暖的。临走时,硬塞给我两个大大的红苹果。

    对于明通,我自然是期待的。自小就好奇的盐厂,又在哪里呢?看着病恹恹的二姐,我无从开口询问,只得任由眼睛四处搜寻。

    比起鸡鸣来,这里“繁华”多了。路也宽些、楼也高些、人也多些,就连那条叫前河的河,比起汉昌河来,水流都要湍急得多。东瞅西望,还是判定不了哪里是产盐之地。最后失望而归了。

    一年后,我也来到明通中学读书,才知道明通盐厂并不在镇上,而在明通古镇,也就是现在的明通乡,隔泥坑坝还有好几里路程呢。

    有一天,趁着课余,约上几个同学,兴致勃勃地去寻盐厂。我们沿着公路一直向前,半个小时左右就到了明通大桥。再往下走,就是逼仄的街道了。

    热心问着路人,“明通盐厂在哪里?”

    “呶,你背后那根大烟囱下就是。不过早撤了。”

    循着手指望去,果然看到两根砖砌的烟囱巍然屹立,在这高山峡谷间异常显眼。我们背对着它,一时竟没有瞧见。

    这就是我无数次设想过的盐厂吗?只见陈迹斑斑,一幅岁月幽深的模样。烟囱早不冒烟了,兀自成了摆设。

    心里怅然若失。

    小时候日日食、餐餐用的盐巴,原来就出产于此。那一颗颗晶莹、洁白的盐,要在这里经过多少道繁复的工序,要杂糅制盐人多少心血和汗水,才能躺进袋子,舟车劳顿,继而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呢?不禁心绪万端。

    但“铁将军”把着门,如同锁住了问题的答案。我们只能远远地望见烟囱和厂房,任由想象天马行空。

           

              初冬九重山

    翻寻历史,盐的影子轻松可寻。

    据史料佐证,在中国,盐起源发现于五千年前的炎黄时期。有个叫夙沙的诸侯,以火煎煮海水而制成盐,颜色有青、黄、白、黑、紫五样。

    海水制盐,自然容易得多。那在远隔大海的内陆、高山之地,人们又怎么办呢?

    《蜀王本纪》载:“宣帝地节中始穿盐井数十所。”原来除了海盐,尚有井盐、池盐、矿盐等多种以备人需,“东有盐池,玉洁冰鲜,不劳煮,成之自然”也就不让人费解了。

    盐是生活的必备品,缺之不可,缺之则病。

    小时候,遇着赶场天,街上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有时就会遇到那脖子上挂着一个大大的、软软的肉袋的“怪人”,更有甚者会垂下来,心里怕极了。

    询问大人,被告之那是长了“瘿包”。长大后明白这是一种叫甲状腺肿大的病,俗称“大脖子”、“粗脖子”,主要病因在于碘缺乏,也就是少吃了盐。

    城口位于崇山峻岭中,交通历来不便。可以设想,未通公路之前,这里是怎样的隐秘、偏僻和闭塞,简直就是世外桃源。

    物产的匮乏,很难自给自足。解放之前,太多的人忍受着淡食之苦,久而久之,生了“瘿脖子”。时代的痛,如影随形。

    正因为如此,明通制盐,就显现出伟大和不易来。这山高林密、河卷沙垒之地,我们的先人,到底是因着怎样的因缘际会,偶然间发现盐泉,又以怎样的胆识魄力,开山凿井、架灶安炉、燃火煮盐,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似乎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绝对是一件造福百姓、恩泽千载的大好事。

    明通制盐,由来已久。唐宋时开始小锅煎煮,明清时进入全盛,民国三度被封,建国后再度兴盛。在这兴废之间、煮煎之际,又衍生出许多亦真亦幻的故事来。

    其中尤以开明绅士徐植林最为人津津乐道。

    徐氏曾长期执掌明通盐厂,在他的经营管理下,这座一度更名为“裕源长灶”的工厂,年产食盐达15万斤左右,不但解决了前河、汉昌河流域两岸居民食用之需,而且供给了县境其它地方,可谓福泽广深。

    在城口县志上,徐植林肯定是躲不过、绕不开的一页。他入新学、历军旅、剿土匪、贩生漆、卖药材、助解放,每一段经历都成就一段故事。特别是他耗时三年、精心修建的徐氏大院,气势恢宏、风格独特。建国后成为明通区公所驻地,此后更是作为明通中学校舍达24年之久。

    金寺山下,徐氏庄园,书声琅琅,一扇扇通往智慧的大门,曾由这里打开,一粒粒饱满的梦想种子,曾在这里撒播、发芽、抽枝。只可惜,等我上初中的1998年,明通中学已由此搬迁达16年之久了。

    我只能遥想当年徐植林的雄姿英发、趣闻轶事,但景仰和感佩,如同盐一样雪白、纯净。

           

               徐植林大院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岁月的尘埃,盖住了所有的曾经,喧嚣过后、热闹之余,一切复归沉寂。穿越时空的盐井、几度繁盛的盐厂,都成了最深处的回味。偶尔忆及念起,也不过是喟叹一片。

    在历史的漩涡里,什么都是渺小的。那些烟尘与风沙,把或深或浅的痕迹,都吹拂得踪影全无了。

    好在有文化溯源、旅游寻根,“大明通旅游”的提出,对明通盐井愈来愈热的反刍和翻炒,似乎就要揭去光阴的盖头了,展露出它原本的面目。

    “忘记历史就等同于背叛。”前人拓荒的小径,变成今天畅行的大道,可以想见,明通盐井的苏醒已是指日可待了。

    高峡深谷之间的神奇土地,将再次见证和书写传奇,滚滚前河之水述说的故事,将再次被传扬、延续。仿佛过去一刻也没有远离,它已经深深地融入今天、开启未来。

    就像那些忠诚的盐巴,一分一秒也没有离开过我们的生活。

    明通不产盐了,盐来自更多的明通。



    【作者简介】谢子清,男,80后,笔名知卿、紫青,在《诗刊》《文艺报》《杂文选刊》《新民晚报》《重庆晚报》等发表文章若干,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本文图片由城口县明通镇文化站友情提供)


    形象舞台 更多>>
    法制在线 更多>>
    友情链接  
     重庆报道   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城口县人民政府网   丰都新闻网   开县之窗   中国奉节网   云阳网   中国彭水网   忠县忠州新闻网   武隆网   潼南网   重庆綦江网   璧山网   铜梁网   大渡口网   涪陵网   http://www.qianjiang.gov.cn/   北碚新闻网   九龙坡网   巴南网   南岸网   江津网   三峡传媒网   华龙网   印象重庆网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花卉园东路半山花园;咨询电话:17723153467;邮箱:18286073633@163.com    新渝网运营中心

    特别声明:本网站部分文字和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或补救。 

    建议用1440*900分辨率 ICP备案号:渝ICP备14005817号 商标注册号:45958559 后台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