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蓝 幸福蓝
文/杨辉隆
几年前,中国旅游出版社曾向我约了一本重庆旅游方面的书稿,在书名的敲定上,我曾与出版社发生了争议。为了书的发行,出版社坚持把书名定为《雾都山城重庆》,我据理力争:雾都对于重庆来说,即将成为过去。出版社编辑说,不是还没成为过去么?这件事结果还是依了出版社,书自然出版发行了。
十年左右时间,重庆从名副其实的“酸雨雾都”,从世卫组织评选的“全球十大空气污染城市”到如今的“重庆蓝”,重庆终于摘掉了“酸雨雾都”的帽子,也确实付出了巨大的决心。
首先,改变了高污染、高能耗的重工业布局,促进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
20年前,重庆主城区分布着大量化工、水泥等工业企业,煤烟型污染是重庆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而今,已蜕变为金融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的聚集地。
近年来,重庆已累计关闭搬迁260多家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包括拉法基水泥南山工厂、川东化工公司、重庆钢铁集团等一批“硬骨头”。重庆主城内功能核心区,禁止新建和扩建工业项目;主城外功能拓展区,禁止新建和扩建火电、化工等项目。
面对高速增长的机动车数量,重庆全市3万辆公交车和出租车已全部使用天然气,非运营车辆加快油品升级。为控制扬尘污染,重庆环保、建设等部门紧抓道路扬尘、脏车入城、裸地扬尘管控。
蓝天,对一座城市的意义是难以言喻的,它关乎每一位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清晨起床时的通透感,工作疲劳时的一抹蓝,傍晚闲暇时光捕捉到的最美夕阳……在重庆,每一个时间段,每一个细节处,都有可能渗透着“重庆蓝”给生活带来的小美好。
据相关部门数据表明,自2013年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重庆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017年(截止到12月16日)重庆优良天数与2013年相比增加94天,PM2.5浓度下降40.0%。这于重庆各级政府而言,完成一年中“蓝天”数并非最终目标任务,还城市一片蓝天,还市民美好家园才是初衷。
对于常年生活在重庆这片山水之城的人而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还能够与“蓝”共舞,可以说是城市赠予我们生活最为精致的礼物。平凡生活里的小幸福,不过是眼前一片敞明,天空和心情都是如此。
如果再要我写一本关于重庆的书,我想好了,书名就叫《重庆蓝幸福蓝》。
(本文为《重庆纪实》总第23期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