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报告文学《藏地心迹》,现在即将拍成..
  •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巴渝传真 区县频道 基层风采 焦点报道 形象舞台 在线阅读 党建平台 新书展示 成渝双城 景点推荐 重庆纪实 藏地心迹 便民工具 法制在线 文学书院 旅游生活 校园天地 企业经营 乡镇频道 中医与科学 巴渝交通 文明风尚 广告发布 妇女生活
    百姓聚焦  

    王小平‖我是一个兵

    来源:本站 王小平/文图 刘 晓/编辑 叶 梓/审核 发布时间: 2022/12/4



    因为别人一句“你去当兵会更有出息”,我走进了军营。

    ——题记


    十七八岁是金子般的年华,每个人的生命里都珍藏着那段岁月。一九八三年十一月,我怀揣着梦想和对亲人的牵挂,加入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四川省总队第六支队。那年,我十七岁。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这是新中国兵役史上最暖心的一句话。建国前参军是为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平时期参军是为保家卫国,让苦难深重的历史不再重演。任务不同,使命一样,同样光荣。

    离开家乡的头天晚上,公社邀请新兵及新兵家长参加公社组织的欢送会,次日一早组织群众敲锣打鼓吹起唢呐舞起龙狮要送出很远的一段路程。

    初到军营,一切都很陌生,也很不适应。部队的快节奏、严要求,“到、是、动”就是最直接的体现。令行禁止,雷厉风行。

    新兵连队以队列、拳术基本功训练为主,训练时间长强度大,晚上一沾地铺就鼾声如雷。生活条件也比较差,吃饭时没有桌椅,铝盆装的菜往大操场上一放,一个班十一个人就蹲下围成圈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苦和累都能扛下来,但对亲人思念的情绪一天天在胸中膨胀。

    半个月以后开始夜间紧急集合训练。紧急集合是部队培养战士应对战时和突发情况的必要手段。特点是紧急和突然,往往是猝不及防,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要求在三分半钟时间内打好背包,带上武器装备和挎包、雨衣、搪瓷缸子等生活必需品在操场上列队完毕才算合格。新兵参加紧急集合也是洋相百出,有光着头忘记戴帽子的,有裤子穿反了的,有鞋子跑掉了的,还有背包散了抱着跑的,等等。


    部队中有句老话,新兵怕吹哨老兵怕放哨,这个哨就是指吹的紧急集合哨。为提高应对紧急集合的能力,班长和老兵就给我们传授经验:大小背包绳团好放置枕头边,外套盖在被子上,解放鞋后跟押下放置床前,这样可以迅速将鞋靸起一边跑一边提。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东西放置有序,既整齐划一,又能应对突发情况。

    部队的紧急集合培养和锻炼了我们紧张有序、快捷灵活的生活习惯和纪律作风,改掉了拖拖拉拉的坏习惯。

    结束了四十余天紧张艰苦的新兵集训,我被分配到一大队一中队二排六班。班长姓杨,是四川省乐至县人。杨班长身材魁梧,浓眉大眼,讲话声音洪亮,军事素质好,一九八三年曾被四川省公安厅评为“严打”先进个人。与我结对子的老兵姓文,秀山县人,是八二年兵。他个子不高,但聪明干练,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擒敌拳打得好。中队拳术教员上大课以后,他时常给我开小灶,这让我受益匪浅。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的一招一式也有模有样,并逐渐在同年新兵中冒尖。非常感谢文老兵,但后来他退伍后,却断了联系,也不知他现在身在何方,过得怎样?

    我遵守纪律,刻苦训练,每次考核都名列前茅。我还积极主动打扫室内外卫生,主动帮助他人,经常受到班、排、中队的表扬。我卯足了劲,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当个好兵。这时,我向中队党支部递交了入党志愿书。一九八四年我被支队授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称号。这份荣誉,既是对我的肯定,更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从此,我投入到更加刻苦地训练和积极地工作中。

    一九八四年底,我被抽到中队组建的尖子班,接受更加艰苦的训练,准备参加支队举行的“大比武”。我主攻射击,担任冲锋枪手,参加冲锋枪三十发子弹卧射和对抗射击比赛,兼项是五公里武装越野。次年五月,支队举办的“大比武”如期举行,在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发挥出色,获得了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创造了我中队参加“大比武”获得前三甲的纪录。

    所有的苦与累,铸就了我们成功的喜悦。

    接下来,我和中队其他两名机枪手、一名步枪手又被选调到支队尖子队集训,准备迎接在四川成都举行的全省武警部队“大比武”。

    赛事的等级越来越高,训练的强度也越来越大。我们的射击教练姓王,是一名中尉,个子不高,其貌不扬,但他的射击技术好,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甚至严苛。冲锋枪卧射科目目标靶距离一百五十米,要求三十发子弹分十二次点射完成,也叫二三连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部队的训练比赛都是从实战出发的,因此射击训练都是在露天开展。特别是夏天,太阳大,地表温度高,又不准使用遮阳篷,趴在地上酷暑难耐,双膝双肘在地上磨破又生痂,反反复复,很是难受。雨天我们照常要到室外训练,以适应可能面对的下雨天的比赛,确定的比赛时间是不会因为天气的原因进行调整的。

    对抗射击科目,是一套组合拳,要求持枪奔跑四十米,距离目标靶一百米时卧倒,装弹夹,上膛,瞄准,击发,率先击中目标(半身胸环钢靶)者胜。检验的不只是准头,速度,更是综合能力。这个训练过程用魔鬼训练来形容一点不为过。首先是练爆发力,每天早上完成兔子跳十组,每组五十米,完成跳上坡梯坎十组,每组二十米,接下来是练短跑十组,一百米短跑十三秒达标,不达标加罚十组。这样一天下来,苦累不知怎么形容,反正第二天上厕所解手不借助外力是蹲不下去也站不起来的。

    练了爆发力后就练卧倒,就是狂奔三十四米左右后连人带枪砸向地面,凭借惯性和冲击力向前滑行至射击线。左手掌和左髋骨处破皮,血与裤子粘在一起,睡觉时裤子都脱不下来,第二天又重新磨一次。都说“好了伤疤忘了痛”,我们是伤疤也没有好,痛也忘不了。训练间隙,或者是吃饭以后小憩,就练习装弹夹,反正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来提高训练成绩。


    这种“大比武”检验的是一个班的综合战斗力。除了射击科目,还有体操、拳术和五公里武装越野,这是全班都要参加的科目,它追求的是速度和协同作战能力,每次训练特别是向终点冲刺的时候,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脑子里有一种在大海上晕船的感觉,已接近极限的肺,像要快要炸开了,到了终点都是躺倒在地上,甚至再也不想爬起来。

    有时,也想着要放弃。但想起参军时父母亲人的殷殷嘱托和期盼,想到我们还肩负了中队、支队对我们的期望,突然明白身上还有一份责任和使命,就打消了想当“逃兵”的念头。

    正当我踌躇满志、积极备战的时候,我遭遇了严重伤病。在射击对抗训练卧倒时,表尺(瞄准器)扎进了我的右膝盖。战友们将我送到了支队卫生队,住院治疗月余,现在还留有疤痕。就此,我错过了与战友们并肩作战、一展身手的机会。

    为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当年八月,我随中队其他十名战友一起去参加支队举办的骨干集训,我任副班长。班长姓郭,是一名服役五年的老兵,他军事素质过硬,体操是他的强项,说话不紧不慢,大家称他“郭老”。

    集训队的队长姓周,上尉军衔,中等个子,精瘦干练,双目如电。队员们私下里都说他“屁儿黑”。一次早餐过后,周队长看见丢弃在泔水桶里白花花的馒头雷霆震怒,突然紧急集合,命令所有人将泔水桶里的馒头捞起来吃下去,他对大家的严格要求可见一斑。周队长讲,班长是兵头将尾,不但要军事素质一流,而且综合素质也要一流,骨干集训结业回到中队是要被任命为班长副班长的,没有优秀的班长,就带不出优秀的士兵。“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做集训队不光是苦和累,也开展很多有趣的娱乐活动,拉歌就是其中一种。拉歌是军人的“专利”,是区别军人与老百姓的一个重要标志。星期六的晚饭后支队宣传部组织看露天电影,一般是特务中队、就近的中队和集训队参加,放映前是拉歌的好时候。拉歌一般以一个中队为一个方阵,人多气势大。一经“拉”上,大家的情绪马上被调动起来,当你置身拉歌现场,此起彼伏的歌(吼)声,有板有眼的节奏,抑扬顿挫的嘶喊,就觉得浑身血脉偾张,你的情绪马上就会被强烈的氛围所感染。你会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呐喊,这不需要做战前动员。拉歌,不是比谁唱得准确,不管你跑不跑调,声音要“盖”住对方,就是比“吼”,谁的吼声大谁就是赢家。赢了的便会高昂起头,得意地笑,斜眼看对手,俨然一副胜利者姿态。

    结束了两个月紧张的集训生活,我们回到了原中队,我被任命为一班副班长。

    班长姓兰,一九八二年兵,四川南充人。他从武警四川省总队教导队回中队等待提干命令,这是一个过渡期。一班是单独班,有独立营房、固定哨所,执勤训练,生活单独开展,只是有重要集体活动才与中队汇合。单独班班长既是一个执勤点的领导,又是这个群体的“家长”,在单独班当班长更有锻炼机会。三个月后,兰班长被任命为排长。一九八六年一月,我被中队任命为一班班长。

    我们担负着一个科研机构的保卫任务,二十四小时执勤,白天两小时一班,晚上一小时一班。晚上站岗,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就会想家,就会思念远方的亲人,但我们知道,没有军人的牺牲和奉献就不会有祖国的安宁,就不会有万家团圆。

    在中队的统一领导下,我带领全班按照《队列条例》的要求积极开展军事训练和执勤。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申令不从”。我的口号就是向我看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班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在中队组织的年终考核中成绩名列前茅,被评为优秀集体,我个人也被支队授予“优秀班长”称号。同年七月,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这三年,我收获很多。十月是老兵退伍季,我也到了义务兵退役年限,我想退伍返乡,想继续回到学校学习文化。但中队领导找我谈话,部队建设需要我留下来继续做好传帮带。我服从安排留了下来。

    一九八七年十月,我戴上了“光荣退伍”大红花。深秋的军营弥漫着伤感,一句句祝福的话语,一次次深情地拥抱,一串串惜别的泪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情深处”。军营战士人人铁骨铮铮,却又是铁骨柔情。这身军装我还没有穿够,这些生死战友我不想告别,这炽热战场我愿意继续坚守书写荣光。帽徽领章记录了我的青春岁月,镌刻着我们热血和汗水的过往。卸下的是帽徽领章,卸不掉的是我的军旅荣光和对军营深深的眷恋。

    再见了,我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再见了,我朝夕相处结下深厚友谊的战友们。

    我曾多少次梦回军营,想再体会那种纯净,想那种“不计不惜”,想那种一往无前的冲锋,想那种自律,想自我较劲的意志感,想“穿越”回当年的自己。

    “生命中有段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到懊悔”。我曾经是一个兵,一辈子都会是那个兵。是部队这所大熔炉锻造和锤炼了我们坚强的意志和健强的体魄,是部队培养和塑造了我们甘于奉献,乐于助人和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是部队教育让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这段历史,我将永远珍藏在生命里。


    【作者简介】王小平,重庆奉节人。重庆市报告文学学会会员、重庆市奉节县作家协会会员,有多篇作品见诸报刊,现为重庆某建筑工程公司党务工作者。 ,

    形象舞台 更多>>
    法制在线 更多>>
    友情链接  
     重庆报道   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城口县人民政府网   丰都新闻网   开县之窗   中国奉节网   云阳网   中国彭水网   忠县忠州新闻网   武隆网   潼南网   重庆綦江网   璧山网   铜梁网   大渡口网   涪陵网   http://www.qianjiang.gov.cn/   北碚新闻网   九龙坡网   巴南网   南岸网   江津网   三峡传媒网   华龙网   印象重庆网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花卉园东路半山花园;咨询电话:17723153467;邮箱:18286073633@163.com    新渝网运营中心

    特别声明:本网站部分文字和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或补救。 

    建议用1440*900分辨率 ICP备案号:渝ICP备14005817号 商标注册号:45958559 后台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