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的正月二十六日,是母亲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
当我走在熟悉而又陌生的县城街道,初春的风夹着小雨,微凉着我有些疲惫的身躯,虽然身在繁华的闹市,但每当过年过节或者心里彷徨、惆怅时,总会想起小时侯老屋里那盏破旧的桐油灯,柔弱的散发着橘红色的光,以及灯光下母亲一针一线缝补旧衣烂衫的身影,或者她和父亲推着石磨为全家人磨玉米的画面。每当想起这些时,心里都是酸酸的……
如今,母亲已经离开我们十年了,想必她老人家在另一个世界依然牵挂着我们。
离开故乡41年了,也品尝和懂得了到了什么叫乡愁。特别是母亲去世以后,每当逢年过节,看着子孙们欢聚一堂的情景,我都会自然的想起您——我敬爱的母亲……尽管您留给我的,除了一座您和父亲的坟头外,其他什么也没有。
前些年清明节,我们每次回老家挂青,路过老屋宅基地时,就会想起了196l年撤销公共食堂重回老屋的情景,因原借住的一间破旧草房无法供一家三代居住,决定新建一间土屋解决拥挤问题。那时,刚解体食堂,家无粒米、身无半文,盖房谈何容易!只好求助社员邻居和家族朋友自己吃饭后帮忙为我家盖新房挑土、打墙、割草……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记得那年,为了购买原来那间旧房的产权,目的是不再受人欺负和让人瞧不起,母亲辛辛苦苦喂的一头过年猪,只好杀后将大部分好肉卖了付房钱,那一刻,母亲泪眼模糊!他老人家是心有不忍,一年到头,一家老小过年只能吃点肠肠肚肚和头头脚脚!
记得团年时,母亲含着眼泪对我说:儿子,一定要争气,以后把家担起来,做个有志气的男子汉!从此,我对母亲的这句话铭记在心。
1961年至1963年,我担任生产队会计时,母亲经常告诫我:要为社员们服好务,不要把账搞错了……
1963年12月8日,母亲送我到公社参加应征入伍欢送大会,公社李书记要母亲代表家属讲几句话,母亲在讲话中嘱咐我:离开家乡和父母后,一定要听党的话,努力锻炼自己,要混出个人样来,回报领导和父老乡亲……
这话虽然已过去60年了,但始终还响在我耳边,永远都不会忘记。
我在部队部队提干,后来转业后,又为家乡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了几十年,虽无大功但亦无大过,我无愧于母亲的希望。
2014年母亲逝世后,我将母亲安葬在了宅基地内,就是想让她老人家永远住在这块宝地上,好让子孙们回老家时,还能找到家的温暖。
敬爱的母亲,儿子想告诉您,由于党的政策好,国家发展很快,您的四个孙子孙女,都在奉节西部新区购置了新房,四家人和和美美,过得很幸福,比老一辈人强之百倍。我和您的儿媳都有退休金和养老金,加上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很孝顺,我们晚年过着无忧无慮的生活,望您在天之灵护佑您的儿孙们幸福安康!
(邹长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