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报告文学《藏地心迹》,现在即将拍成..
  •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巴渝传真 区县频道 基层风采 焦点报道 形象舞台 在线阅读 党建平台 新书展示 成渝双城 景点推荐 重庆纪实 藏地心迹 便民工具 法制在线 文学书院 旅游生活 校园天地 企业经营 乡镇频道 中医与科学 巴渝交通 文明风尚 广告发布 妇女生活
    在线阅读  

    中国现代农村的缩影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 2018/5/8

    中国现代农村的缩影

    ——浅析李玉玲长篇小说《静静的村庄》

     

     

     

     

    李玉玲长篇小说《静静的村庄》(团结出版社2017年11月版),是重庆作家、诗人杨辉隆主编的乡土作家丛书系列之一,是一部反映中国农民现代生活的好小说。

    这部小说的作者李玉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乡村女青年,亲眼目睹了我国改革开放前前后后的历史变迁。她曾经读到著名“葱油饼作家”赵林的长篇小说《蚁群》(也是杨辉隆主编的)反映的乡村生活和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受到很大震撼和激励,鼓起勇气,拿起笔来,写下了自己的长篇小说《静静的村庄》。出版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李玉玲这部小说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她以自己熟悉的故乡变化和人情冷暖为题材,揭示了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经历,书写改革开放给乡村带来的沧桑巨变,感悟青春不悔,演绎时代躁动,引领我们走入精彩人生。小说有国民性的特点,较少造作,克服了概念化和一般化,以质朴真实的面貌给小说界吹进了一股清新之风。农村先进与落后,矛盾与和谐,革新与愚昧,善良与欺诈,光明与黑暗……发生碰撞,错综复杂,情节感人,细节生动,语言朴实有味,是一幅中国现代农村活灵活现的水墨画,是中国现代农村的缩影。

    这部长篇小说的人物众多,有主有次,以主人公三秀为主线的人物塑造得比较成功。语言本土化,有地方色彩,有从泥土里滋长出来的个性,乡土气息、泥土滋味通过三秀等一系列人物的脉搏走向,表现得活灵活现,真实可信,引人入胜,显示出作者对现实主义的追求和语言魅力。在贫困落后的乡村,改革开放前还存在着“换亲”的婚姻现象,美丽如花、十分能干的“大姐”就是“换亲”的牺牲品。

     

    换亲换来的媳妇,叫王兰。由于哥哥的原因,母亲面对刚进门的儿媳,总是小心翼翼,大气也不敢出一口。早上吃饭,轻声地喊,中午吃饭,小心地请,晚上吃饭,端到床前。做这一切的一切,母亲仿佛十分乐意。可时间一长,这日子得过、得挣钱,不做一家人就得受穷。大女儿出嫁,三秀和二秀上学,十几亩地要种,加工坊里的父亲忙不过来,还需要人帮忙。可这呆头呆脑的哥哥,哪里会想到这些。新娶进门的嫂子,总认为父母开加工坊,有的是钱,回娘家要钱,走亲访友要钱,赶集要钱,她哪里知道,她结这个婚已经把所有的家当掏空了。父母咬着牙,腰带勒得紧了又紧,硬撑着满足儿媳所有的要求。

    ……饭总算做好了,这时候的嫂子已经生气了,睡在床上等人喊,左等右等不见人,腰睡疼,眼睡肿,可就是不见人喊,心里的火呼呼地往外冒,当三秀喊嫂子吃饭时,她脸朝床的里面,理都不理她。

     

    李玉玲平平静静地叙述,真真切切地记录,没有带任何批判的口吻,我们却看到了她愤怒的眼光审视“换亲”风习带来的恶果,字里行间无不充满了对愚昧、落后、无奈的旧习俗尖锐的揭露和批判,作者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懑情绪,写出了生活与苦难中麻木愚昧的“换亲”现实。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乡土小说沐浴着现代的文明阳光,接受新潮的洗礼。文明和进步思想的烛照,成为李玉玲书写的重要对象。以三秀夫妇为代表的一代有文化有思想有追求的新型农民,走进城市,打工挣钱,虽然屡受挫折,到处碰壁,受骗上当,但他们敢于与命运抗争,敢于“摸着石头过河”,终于走出来了,挣了大钱,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农村破天荒地取消了农业税,农民们不但不缴公粮,还能按土地多少领取种粮食的补助费,小孩上学不收学费。不少农民家里有了电动车、摩托车、小汽车、电视机、电脑、自来水、新楼房……除了老人和小孩,家家户户没有闲人。“邻居二姑姑家大冬天扣了好多的蔬菜大棚,长得绿油油一片,西红柿火红火红,辣椒又青又长,黄瓜又长又嫩!大冬天能吃上这样的新鲜疏菜,这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小刘的堂哥,十多年前是个收酒瓶子的,不知什么时候跟城里的姐姐学会了种蘑菇,蘑菇越长越好,越种越多,价钱一年比着一年贵,最后办起了蘑菇厂。好多村民跟他学,发了蘑菇财,村民们乐得后脑勺都开了花,叽叽喳喳,嘻嘻哈哈……”社会大变迁,人物大变样,成为李玉玲孜孜以求的一种乡土文学的叙事模式,她以真切细密的写实风格大写特写乡村发生的种种生动故事,表现出作者对中国最底层社会的强烈使命感。对乡土世界改革开放的关注,是现代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的叙事潮流。李玉玲以普通农民的视角、叙述和思维,塑造了普通百姓乐观、向上、无私、勇敢的人物群像和他们的奋斗精神,有一种鼓舞人民诗意向上的力量。这种以改革为脉络的乡土文学,作者事实上已经转变为具有敏锐政治觉悟和意识的全知者,她以小说输出革命理念,塑造农村新人。三秀的孩子考上了一本大学,乡政府有文件规定,一年有伍仟元的补助。富裕后的三秀回绝了支书大伯的好意:“大伯,谁都知道钱是好东西,可我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生在这么好的时代,有手有脚,丈夫还是个小老板,一个大学生,咱们养得起。这钱还是给上学有困难的孩子吧。”展示了富裕后的农民崇高的精神境界,三秀知道社会上还有比她更需要钱的老百姓,她以淳朴的精神品质昭示朴实深远的生命力量,清澈的灵魂被赋予崇高明朗的精神特征。一种宽宏、旷达、为他人着想的心境,以高昂的正气站在一个更自觉更宽泛的制高点上,栩栩如生地阐述了中国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的变迁。

    李玉玲在这部小说中,许多人物对话写得很好,十分生活化,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小说氛围。当然,小说不一定必须有对话,但有了恰如其分的对话,小说的写实程度自然会加深,可以增强小说的内涵。小说创作技巧不仅在于峰峦迭起的情节设计,也在于人物对话埋下巧妙的艺术伏笔,增强小说的可信度。小说中婆婆和邻居因为小孩打架引起的一场对话很精彩——

     

    婆婆讽刺说:“我怕你,一村谁不知道我不讲理,吵完东家吵西家,打完婆婆骂公公,十里八村,我可出了名嘞。”

    “你说话还那么损,信不信我再把你的头发拽下一把来,把你拽成秃子,让你见不得人。”

    “缺八辈子德的孬种,这个该死的小玉也是,谁不好惹,偏偏惹这不讲理的,落下这样的冤枉债让我和孙子扛,真是倒了血霉。”

     

    下边还有很长一段对话,写得很有特色,有质朴的生活气息。李玉玲利用对话显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她的小说之所以受到读者的欢迎,原因之一就是精彩的对话紧紧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带给他们艺术的享受。我记得陕西作家西戎在写一对农村妇女吵架的小说时,一段对话写不下去了,很苦恼,于是,他想了办法,端一盆清水,朝一妇女身上泼去,浑身淋湿的妇女火冒三丈,大骂西戎,西戎喜滋滋地在心里记下,然后写进了小说,为小说增添了不少真实的光彩。李玉玲注意小说对话的生活化和暗含意义。上面这个例子,争执吵架的语言使读者心存好奇而不忍释卷,这样的手法在李玉玲小说中屡见不鲜。通过对话,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渲染的生活气氛感染着读者。李玉玲娴熟地利用话语文体,不仅是小说情节的制造者,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说她是一个语言学的行家。灵活运用对话使她的小说在发挥自己特有功能的同时成为一种美丽的艺术,这是李玉玲小说具有魅力的重要原因。

    最后,对李玉玲《静静的村庄》提点个人建议,上半部主题不够鲜明和突出,有些情节的展示过于匆忙和草率,没有很好地挖掘下去。有些方言妨碍了读者的阅读视觉。要真正成为小说大家,还需努力努力再努力。

                                               2018.4.16于重庆大学城虎溪花园


    杨从彪,笔名洋滔,三峡诗刊编委,中国作协会员,原《拉萨河》主编,拉萨市文联党组成员兼秘书长。

     

    形象舞台 更多>>
    法制在线 更多>>
    友情链接  
     重庆报道   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城口县人民政府网   丰都新闻网   开县之窗   中国奉节网   云阳网   中国彭水网   忠县忠州新闻网   武隆网   潼南网   重庆綦江网   璧山网   铜梁网   大渡口网   涪陵网   http://www.qianjiang.gov.cn/   北碚新闻网   九龙坡网   巴南网   南岸网   江津网   三峡传媒网   华龙网   印象重庆网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花卉园东路半山花园;咨询电话:17723153467;邮箱:18286073633@163.com    新渝网运营中心

    特别声明:本网站部分文字和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或补救。 

    建议用1440*900分辨率 ICP备案号:渝ICP备14005817号 商标注册号:45958559 后台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