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岁月如何变换,小时候穿着草鞋上山割草、放牛羊漫山奔跑的印象依然深刻。我相信,草鞋也是出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农村地区大多数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我的家乡地处偏远山乡,农民历来就有穿草鞋的习惯,或者干脆说穿草鞋就是广大农民一年四季的标配。
改革开放前,经济社会还不发达,物资也极度匮乏,农村大多数人穿不起布鞋、胶鞋,就更别说穿皮鞋了。走亲访友、出府下县都是一双草鞋。再说下地干活泥一脚、水一脚,布鞋胶鞋皮鞋不方便也更不顶事,只有草鞋便捷好用,又轻贱不值几个钱,不能用了就扔,不觉得心痛、可惜。
草鞋,顾名思义,就是草做的鞋。学会打草鞋是农村成年男人必须具备的生活技能(当然也不排除有个别女人会此手艺)。没有专门的作坊,也没有固定的打草鞋时间,都是趁下雨天和晚上的间隙来打草鞋。当然,也有不能下地的老人打草鞋,一是能满足一家人穿,二是可以卖给个别或因没有时间亦或是不会打草鞋的人,哪怕一双草鞋只能卖一角钱,但对于家庭也是一份贡献,一角钱还能从供销社换回煤油、盐巴等生活必需品。
草鞋的材料就地取材。用干枯没有霉变的糯谷稻草,发水湿润,用木捶反复捶打,以使稻草柔软,增加韧性。用棕或苎麻搓成麻花绳作为草鞋的经,以稻草作为草鞋的纬,在打草鞋的木架上进行编织,用木耙(拗)反复挤压致其密实,在经上按上耳,便于穿绳方便系在脚上。耳在草鞋的两侧,所以又叫“偏耳草鞋”。
随着时间的推移,草鞋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总类,出现了用麻编制的草鞋和用尼龙编制的草鞋等等。到了八十年代初,经济发展迅猛,生产生活资料极大地丰富,推陈出新的事物不断刷新人们的视野,农民也开始穿胶鞋、皮鞋,草鞋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特别是到了九十年代,如果偶尔见一人脚穿一双草鞋,那叫一个时髦,不亚于刚改革开放时的“大波浪”和“喇叭裤”所带来的轰动。当然,草鞋有轻便、透气、不伤脚等特点,还十分受脚爱捂汗、患有脚气病的人士喜欢,但草鞋再也难登大雅之堂了。
如今,传承数千年服务数百代人的草鞋退出了历史舞台,它已经成为镌刻在历史画卷上的永恒印记,记录着一个时代的民风民俗。但小小的草鞋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记住草鞋,我们就记住了往昔生活的原貌,感受到了生活中物质更替变换过程中的文化传承,也提示我们要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本文图片选自网络,如因侵权请联系补救,特此说明。)